· 中国共产党建党101周年 ·

中国共产党建党101周年

2022-07-01 11:48:37

image.png

今天是2022年7月1日,中国共产党建党101周年。

这101年间,我们的先辈们栉风沐雨,筚路蓝缕。

用汗水、鲜血与泪水,用智慧与勇气、奉献与担当,终于迎来我们今天的国泰民安、山河无恙。


 image.png


“为有牺牲多壮志,敢教日月换新天。”

 

今天带着大家回顾革命先辈们的诗词,体会他们的壮志与豪情,感受他们的热血与担当。


image.png


志向“面壁十年图破壁,难酬蹈海亦英雄”大江歌罢掉头东,邃密群科济世穷。面壁十年图破壁,难酬蹈海亦英雄    1917年,时年19岁的周恩来怀着寻求革命真理的信念,踏上了东渡日本求学的道路。然而当年9月,周恩来却放弃了在日本学习的机会,决定回国,投身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洪流中。临行前,好友张鸿诰等人为他践行,请周恩来书赠留念。这首志向宏大、气势浩然的《无题》诗,由此横空出世。它集中地展现了周恩来那一辈青年人的踔厉奋发与慷慨志向,他们“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”,他们以“天下兴亡,匹夫有责”为准绳,他们相信——“天下的路是留给天下的人走的,有志者事竟成


image.png


担当“问苍茫大地,谁主沉浮”    1925年,随着五卅运动和省港大罢工相继爆发,农民运动日益高涨。这年二月,毛泽东从上海回湖南开展农民运动。 八月从韶山到长沙,在长沙逗留期间,他重游橘子洲,面对着湘江上动人的秋景,挥毫写下了一首恢弘的词作——《沁园春·长沙》独立寒秋,湘江北去,橘子洲头。看万山红遍,层林尽染;漫江碧透,百舸争流。鹰击长空,鱼翔浅底,万类霜天竞自由。怅寥廓,问苍茫大地,谁主沉浮?携来百侣曾游,忆往昔峥嵘岁月稠。恰同学少年,风华正茂,书生意气,挥斥方遒。指点江山,激扬文字,粪土当年万户侯。曾记否,到中流击水,浪遏飞舟!在这寒凉的深秋,词人独自伫立在橘子洲头,望着那滚滚湘江,日夜不息,向北奔流。他发出了那如黄钟大吕一般撼天动地的叩问:“怅寥廓,问苍茫大地,谁主沉浮?”广阔无垠的大地呀,究竟谁才是主宰你命运的真正主人呢? 那么,词人是真的想要得到一个回答吗? 不,因为这个问题,词人的心中早已有了答案。主宰大地命运沉浮的,既非虚无缥缈的上天,也非骄奢淫逸、残暴不仁的军阀统治者,而是我们这些敢于改造旧世界,势要造出个新天地的革命青年啊!他们坚信——“天下者,我们的天下;国家者,我们的国家;社会者,我们的社会;我们不说,谁说?我们不干,谁干?


 image.png


信仰“杀了夏明翰,还有后来人”    1928年,中国共产党党员夏明翰不幸在武汉被国民党反动派逮捕。3月20日清晨,他被敌人押送到汉口余记里刑场。行刑前,当敌人问夏明翰还有什么话要说时,夏明翰慷慨道:“有,给我拿纸来!”然后挥毫写下了首大义凛然的就义诗,气壮山河。砍头不要紧,只要主义真。杀了夏明翰,还有后来人。巴金曾在他的文集中,有这样一段对信仰的经典论述:“为着追求光和热,人宁愿舍弃自己的生命。生命是可爱的,但寒冷的、寂寞的生,却不如轰轰烈烈地死。”生命是可贵的,但对这些老一辈的革命家、烈士们来说,信仰比生命更可贵


 image.png


无畏“饮弹从容向天笑,永留浩气在人间”大雪压青松,青松挺且直。要知松高洁,待到雪化时。    这首诗名叫《青松》,是陈毅所作。诗中,“青松”正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的化身。雪是暴虐的,松却是坚韧不拔的,宁折不弯的,勇敢无畏的。    诗人相信,在经历了风雪的涤荡和洗礼后,青松将更显其高洁的本性。    我们的党和人民,在经历风霜雨雪的侵袭后,也会更加英姿勃发、愈挫愈勇。    这种无惧无畏、视死如归的精神,正是中国共产党人身上最突出的品质。    面对敌人的蹂躏,面对身体上的疼痛,面对即将到来的死亡,许许多多的革命烈士们用诗歌表明了自己视死如归的态度。杨 超:“满天风雪满天愁,革命何须怕断头?”王达强:“我一歌兮歌声扬,碧血千秋叶芬芳。”邓雅声:“饮弹从容向天笑,永留浩气在人间。    今天的大多数青年根本无法想象,他们在政治课上死记硬背的那些他们自己根本不相信的东西,曾经真的被一群人当作毕生的理想信念去奋斗和牺牲。

 

今天我们可以挺直脊梁、堂堂正正地走在阳光下,只因无数先辈们用鲜血、泪水和汗水,为我们堆砌了这条来之不易的平坦大道。我们足够幸运,不是因为有英雄从天而降,而是总有一个个血肉之躯的普通人,在危难之际挺身而出。

以身体为火炬,在不尽的黑暗里,高擎起坦荡的光明。

image.png